首页 > 福州 > 问答 >

取保候审的情形有哪些?

取保候审的情形有哪些?

(一)哪些情形下可以取保候审

根据我国现行法律的规定,有以下几种情况之一,办案机关“可以”或者“应当”对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适用取保候审:

1、可能判处管制、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;

2、法定刑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刑罚的或具有预备、中止、未遂、自首、立功、防卫过当、避险过当的等法定从轻、减轻或者免除处罚等情形的;

3、主观方面具有过失、受骗、被胁迫等的;

4、犯罪后具有认罪、悔罪表现,无重新危害社会或者串供、毁证、妨碍作证等妨害诉讼进行的可能的;

5、主观恶性小的初犯、偶犯、从犯、胁从犯或因生活无着偶然实施盗窃犯罪无前科劣迹的;

6、有帮教、管教条件的未成年人或者在校学生;

7、7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,怀孕、哺乳自己未满一周岁的婴儿的妇女;

8、盲聋哑人、严重疾病患者或生活不能自理的;

9、犯罪嫌疑人被羁押的案件,不能在法定期限内办结,需要继续侦查的;

10、移送起诉后,检察机关决定不起诉,需要复议、复核的;

11、经济犯罪案件中,能够提供与案件标的相当的保证金且无继续实施犯罪的可能的。

(二)哪些情形下不能取保候审

根据我国现行法律的规定,以下情况不能适用取保候审:

⑴累犯

⑵犯罪集团的主犯

⑶以自伤、自残办法逃避侦查的犯罪嫌疑人

⑷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

⑸暴力犯罪(轻伤案件除外)以及其他严重犯罪的犯罪嫌疑人

⑹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犯罪嫌疑人,以及其他犯罪性质恶劣、情节严重的犯罪嫌疑人

本问题和回答均来自本站网友,不代表本站立场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fz.wangfa.cn/ask/1068.html